邕江夜话里的体操萌态!亭子码头这场互动赛太吸睛
夜幕为邕江镀上温柔光晕,南宁市江南区亭子码头的灯光次第亮起时,近 200 个娇小身影已踩着音乐节拍站定 ——2025 年广西体操后备人才小高地幼儿基本体操锦标赛正以最鲜活的姿态,把 "赛场" 搬进了这幅滨江画卷里。不同于体育馆的封闭空间,这里的海风成了特殊观众,江水涛声化作天然伴奏,4 到 7 岁的萌娃选手们刚一抬手,就引得散步的市民纷纷驻足,手机镜头齐刷刷对准了这片临时搭建的赛场。
"快看那个小丫头的侧手翻!" 人群中传来轻声赞叹。来自全区 8 个地级市的小运动员们正依次展示规定动作,稚嫩的手臂努力伸直,脚尖绷成漂亮的弧线,偶尔有人趔趄着站稳,立刻扬起脸蛋露出笑容,反倒比完美动作更惹人怜爱。南宁市民李先生抱着两岁的女儿挤在最前排,小家伙伸出胖乎乎的手模仿着台上的伸展动作,嘴里咿呀喊着 "跳跳"。"吃完晚饭遛弯撞见这场面,太惊喜了!" 李先生笑着说,女儿盯着选手们的眼神里全是向往,已经念叨着 "要学体操" 了。
彩神,彩神vl,彩神vll购彩,彩神vl这场把 "体育馆搬进景区" 的创新赛事,藏着主办方的巧思。由广西体操武术运动发展中心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江南区文旅局承办的赛事,不仅打破了体育竞技的场地边界,更用层层递进的互动环节拉满了参与感。专业教练趁着比赛间隙走上观众席,带着大家做简易拉伸动作:"双手举过头顶,像小鸽子展开翅膀哦!" 孩子们跟着踮脚抬手,家长们则趁机活动筋骨,原本围观的人群瞬间变成了 "临时体操队"。一旁的亲子互动区更热闹,抢球游戏里孩子们追着彩球奔跑,亲子瑜伽垫上家长与孩子鼻尖相触,简单的伸展动作里满是欢声笑语。
"这是我们首次把体操项目搬出专业场馆。" 广西体操武术运动发展中心的杨杨副主任蹲下身,帮一个系错体操服带子的小选手整理衣装时说道。她透露,随着体操项目的普及,广西开设体操训练的地市已从 4 个增至 9 个,这次 "赛场进景区" 正是为了让更多人近距离触摸体操的温度。赛场边的荣誉展示区里,"优秀指导教师"" 最佳编排奖 " 等证书格外醒目,主办方用全方位的奖项设置,既认可孩子们的努力,也致敬背后默默付出的教练团队。
灯光渐亮时,团体操比赛拉开帷幕。小选手们分成整齐的方队,随着《世界真美好》的旋律变换队形,手中的彩绸在夜色中划出弧线,与远处的邕江大桥灯光交相辉映。评委席上,专业裁判们的打分表上,除了动作准确性,多了一栏 "表现力"—— 在这片开放的赛场,童真与热情远比技术完美更珍贵。当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时,未获奖的小选手们也跟着鼓掌,有个扎马尾的小姑娘还跑过去抱住冠军队友,奶声奶气地说 "你跳得真好看"。
赛事尾声的知识问答环节成了 "彩蛋"。"体操比赛里要穿什么衣服呀?"" 几岁可以学体操呀?"主持人的问题刚出口,台下小手立刻举成一片森林,答对的孩子接过卡通贴纸,蹦蹦跳跳跑回家长身边炫耀。杨杨副主任望着这一幕感慨:" 以往体操总被觉得 ' 小众 ',现在把赛场摆到市民家门口,才发现大家的热情这么高。"这种" 体育进景区 " 的尝试,正让幼儿体操从专业训练馆走进寻常生活,成为邕江畔流动的体育风景。

当晚风带着凉意掠过江面,最后一批选手与家长在赛场合影时,亭子码头的灯光依旧明亮。那些沾着汗水的笑脸、跟着模仿的稚嫩身影、此起彼伏的掌声与欢呼,都在印证这场 "零距离" 赛事的意义 —— 体育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竞技,而是能融入烟火气的快乐,是孩子们踮脚就能触碰的梦想,更是邕江夜色里最动人的生活注脚。

发表评论